同“疫”時空下的有效溝通 ——南京市江北新區浦口外國語學?!叭~草”班主任工作室之 “小幸?!本€上閱讀分享會第三期
疫情再次來臨,南京的學生們又開啟了居家學習模式。神獸回籠,家長每天忙于工作的同時,還要叮囑孩子線上學習、完成作業、提交訂正……親子、家校間的溝通問題日益凸顯。為了幫助班主任在疫情之下更好地做好家校溝通工作,切實幫助家長調整親子關系,2022年3月25日下午14點至15點,南京市江北新區浦口外國語學?!叭~草”班主任工作室成員,結合共讀《學校德育100問》所得,開展了以“同‘疫’時空下的有效溝通”為主題的線上交流活動。
【聚焦案例】
本次討論從網上的一則家長投訴說起:
的確,令這位家長焦慮的問題也是現今很多家長的焦慮所在。正如趙麗老師所說:“疫情之下,生活不易。當工作、生活、孩子的學習一起擠在眼前,因忙于工作無法有效督促孩子的學習時,家長的心里是無力的,焦急的,特別理解這位家長的焦慮。曾經聽一位媽媽說:我不是不想輔導孩子學習,是我忙完一天的工作,回家后,真的沒精力再看孩子的作業了?!?/span>
班主任們也紛紛分享了班級中親子和家校問題的案例,在這一則則生動且真實的案例中,我們能感受到每位家長的辛酸和不容易。曹珍珍老師說:“不僅是家長焦慮、孩子焦躁,感覺連老師也焦急不安了?!?/span>
【剖析原因】
一個思考者,要善于在看到現象的背后,理清背后的原因是什么。
王平老師從家校不同的觀念入手,認為:“兩者的身份和立場不同,自然看問題的角度不同,才會導致了家校之間矛盾的產生?!?/span>
蔣旦老師從家長不當的教育觀念角度分析:“有些家長面對孩子的錯誤言行,常常習慣性妥協,有的認為孩子太小不應該累著,有的則是覺得還是個孩子別要求太多。殊不知,這種妥協就是一種溺愛,會讓孩子的錯誤更加變本加厲?!?/span>
張金秀老師發現了孩子的兩面性:“有些孩子在學校老師和同伴面前是個乖巧溫和的孩子,但是回家后完全變了個樣,跟父母溝通出現很大問題?!?/span>
吳曉蝶老師從“家長的焦慮”角度來說:“特殊時期,原本親子溝通中的一些隱形問題會逐漸顯現,居家學習期間,督促孩子學習、叮囑孩子作業、檢驗學習效果……都需要家長投入更多精力,而家長還要承擔生活和工作的壓力,因此常常沒有耐心去和孩子溝通,很容易激發親子矛盾?!?/span>
在交流中,本次活動主持人慶春陽老師出示了《學校德育100問》中的部分內容。
經過討論和學習,班主任們發現家校、親子溝通出現問題的原因,主要有以下幾項:
1.家長由于工作、生活、輔導學習交織累積而導致焦慮。
2.家長缺乏正確實施家庭教育的能力。
3.家校教育觀念存在不同。
4.家校教育方法存在差異。
5.教育責任的歸屬問題。
【有效解決】
歌德曾說過:“誰不用腦子去思考,到頭來他除了感覺之外將一無所有?!庇懻撝链?,大家只是停留在“感覺”階段,比分析原因更重要的是:我們該怎么做。
班主任們紛紛建言獻策。
蔣旦老師提出:“孩子們之間可以成立一個學習共同體,互相幫助,互相提醒?!钡拇_,合作小組的建立可以幫助孩子們形成適當的良性內卷,人人朝著積極向上的方向努力。
郗子小雪老師說:“如果我們的網課時是直播課的話,雖然老師累了點,但是師生的互動性會更好,孩子們互相說說話也有利于放松心情?!?/span>
其實,家長目前的焦慮主要來源于孩子的學習。如果班主任能想方設法幫助家長減輕這方面的壓力,家校溝通、親子矛盾就會得到緩解。
劉萍老師述說,每個人都需要肯定和鼓勵:“家長有時也像孩子一樣,需要得到表揚。教師的表揚會更加堅定家長教育的信心?!?/span>
曹珍珍老師認為:“跟家長溝通,要注意技巧,在了解學生和家長的困難后,可以先說說鼓勵的話,再委婉地說出建議,家長認可教師的做法,有利于家校溝通?!?/span>
經過討論,班主任們覺得居家線上教學期間,老師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做:
1.上網課時,課前靜思、師生問號等儀式,幫助孩子靜心學習。
2.建立學習小團體,營造學習氛圍。
3.教師主動溝通,幫助家長解決困難。
4.教師要了解家長,溝通時候可以先從正面來說,再委婉說建議。
5.教師耐心地傾聽,和家長共同探討如何去幫助孩子。
很多家長的焦慮來源于想教而不會,如果我們能切實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該多好。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《家庭教育促進法》,為我們指明了方向。
王平老師分享了自己的小妙招:“可以讓家長之間互相分享一些優秀的教育經驗,提供建議和方法,這樣更有說服力,操作性也更強?!?/span>
蘇佳佳老師經常把一些名家所寫的優秀文章推到班級群里,供學生學習,同時她會提倡家長們做學習型家長,抓住現今的網絡資源,切實提高自身的能力。
倪文霞老師說:“我們也可以與學生共讀一本書,與家長共讀一本書。我們可以定期地在家長之間組織閱讀交流會,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聯系每一個家長的實際生活?!?/span>
慶春陽老師倡議班級組織開展家庭教育討論會,每一期一個主題,一個主題分三次進行,一次討論現象、原因和方法,一次討論實踐作用,一次請優秀家長分享經驗。在這樣的討論中,家長們慢慢就會有了方法,有了抓手。
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:“缺少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,缺少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,都無法完成教育人這樣一個細微的任務?!敝挥屑倚I鐓f同育人,才能讓孩子的未來走得更高、更遠。
本次主題式線上交流使得班主任們能更好地走進家長們的內心,抱著理解和尊重的態度去做好家校溝通,提升班主任的家校溝通水平。有效的溝通可以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。
【撰稿】慶春陽
【一審】倪文霞
【二審】陳媛媛